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新年展宏图,聚力谱新篇。为充分展示全区各板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策划启动了全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全媒体新闻行动,组织一线记者,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走进开发区、各镇街开展调研采访,深入挖掘、宣传溧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精彩故事和经验做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第五站,我们一起走进南京国家农高区。
踏入南京国家农高区,处处涌动着农业科技探索实践的勃勃生机:中国东部(南京)农业科技创新港等创新平台拔地而起;智慧农业、生物育种、农产品深加工等高科技成果不断转化落地;国内首个“细胞培养肉”中试生产线、南农大动物医学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项目纷至沓来。 近年来,南京国家农高区紧扣“两区一地”定位,搭建科研平台、培育重点企业、聚集高端人才、转化科研成果、落地标杆项目,围绕生物农业、健康食品、智能农机装备,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蹚出了一条“科教兴农、创新引领”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走进“苏辉果蔬”智能温室,一株株蓝莓树上挂满果实,原本五六月份才能上市的蓝莓,如今在一月份就抢“鲜”亮相。“我们通过物联网监测系统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调控每棵蓝莓树的温度、水肥、pH值、土壤温湿度等生长条件。”苏辉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辉介绍,采用基质栽培与智慧养护相结合的模式,每棵蓝莓树产量可达13-14斤,亩产量提升至4500斤左右,产品供不应求。
在深能植物工厂,智慧农业的应用更进一步。1000多平方米洁净空间内,蔬菜无需阳光土壤,采用营养液栽培技术,依靠智能LED灯模拟光谱生长,全程无土无农药,周期缩短20天,产量是传统种植的50多倍。整个工厂的电力系统完全依赖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现了“农光互补”的新型种植模式。 无土栽培、数据采集、智能化种养植……南京国家农高区聚焦“智慧农业”,打造“数字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及5G技术融合应用,让智能化设备助力农业生产,人们在“屋里”就能掌控“地里”,实现高效、低成本、环保产出。
在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综合展厅,作物表型机器人、农田灌溉机器人、无人精确变量施肥机等近20种自主研发农机整齐陈列,展示出智慧农业的创新实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质生产力。
该研究院依托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科研优势,致力于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与智能装备的研发。“传统人工巡田效率低、覆盖面积小,而我们的系统可轻松监测数万亩甚至数十万亩农田。”项目总监罗强军介绍,研究院构建的天空地立体化农情信息遥感监测系统,可精准监测农田环境、土壤及作物生长信息;同时,借助自主研发的“神农大脑”算法模型,进一步生成数字化的精确农作管理处方,指导智能农机精准作业,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化、精确化、智慧化,推进高产优质绿色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南京国家农高区加速构建科技创新链条,深化产学研合作。目前,园区已集聚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七所知名高校院所,完成南林大智慧生态研究中心、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碳谷“六大中心”签约落户,并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共建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及产学研合作基地。
同时,园区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联合多方挂牌长三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去年9月,东部农业科技创新港一期建成投用,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园区已布局建设国家及省市科研平台102个,汇聚高层次“双创”人才200多名,取得农业科技成果650多项。
今年1月底,蓝星安迪苏健康营养(南京)有限公司的特种产品饲料添加剂项目一期建成并进入试生产。该项目是安迪苏集团在中国首个自建的饲料添加剂特种产品生产工厂,总投资超3亿元,建设7条液体及固体特种产品饲料添加剂生产线,预计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达3.7万吨。
“目前一期建设的生产线,已成功产出多种产品。”公司生产经理罗伟介绍,随着产能逐步提升,二期厂房正在按序时进度推进中。 南京国家农高区围绕“1+3+1”现代产业体系,以生物农业为主导,协同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智能装备制造和农业科技服务业,重点布局未来食品产业。园区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科技、高附加值农业项目与企业,集聚了中饮巴比、大希地、金阳光等龙头企业,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9.77亿元,规上产值46.32亿元,发展势头强劲。 展望未来,白马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白马镇党委书记崔长龙表示,南京国家农高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溧水区“新春第一会”会议精神,拼项目、抓招商、优服务,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打造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2025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亿元,规上工业产值55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培育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记者 | 经玉萍 视觉 | 管盼 王婷 素材来源 | 南京国家农高区
|